来源:米乐直播安装下载 发布时间:2025-04-08 11:13:48
过去一年,伴随AI猛烈崛起,技术变迁巨浪翻涌,包括能源在内的所有产业,与不可逆转的大势一起,都在感知一个新的历史时刻降临。
科技的嬗变之中,未来已昭,本应由此引向对时代更本真的追问和思考。然后我们总容易迷失在“形而下”的具体之中,兴奋、喧嚣抑或焦虑、迷惘升腾,湮没了对新世界本自具足的本质思考。
此时,对新世界的理性审视和哲学思辨,需要迫切登场,它的灯塔之光,能帮我们穿透庸常和细碎,直抵历史的必然,而后认识当下,应对未来。
已近朝枝之年的徐锭明先生,对数字新世界依然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思考力,今年,他将继续以哲学思考,直面当下的发展和思维困境。
在他看来,当数字未来已成定局,人类社会将不可避免走向DAO,区块链技术让技术管理人性之恶不再是妄言,继而,对经济、治理和信任体系的重塑也不再是空中楼阁。
数字时代,就是去中心时代、全球化时代、透明时代和信任时代,数字化正在改变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,愚蠢、无知和固步自封是它最大的敌人。
人类正在第二次走出非洲,迎来科技发展的两个节点---科技发展的奇点,文明发展的拐点,一场新的、影响整个人类文明的较量已经开始。
2024年11月20日,国家最高领导人向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致贺词,强调要把握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的大势,携手共创更美好的数字未来。
在我看来,将数字化与AI深层次地融合,一同研究,正是解锁未来之门的钥匙,与此同时,通过研究历史长河,我们大家可以构想并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。
a15a和张则扬在《DAO,AIGC时代的组织变革》一书中,深入剖析了DAO(去中心化自治组织)在AIGC(人工智能生成内容)时代的组织变革,揭示了新型社会组织的无限潜力,以及其对经济、治理、信任体系的重塑作用。
回望人类社会的转型之路,从农耕到工业,再到信息、数字、智能社会,每一步都伴随着科技飞跃,而组织模式却未发生根本性改变,中心化的金字塔结构依旧主导。
但近现代历史告诉我们,削弱集权、扩大民众自主权是永恒的主题。互联网的兴起和数字技术的发展,为DAO的诞生提供了土壤,它以去中心化和自治的特性,冲击着传统组织模式。
DAO,起源于科幻小说的奇思妙想,如今已发展成为基于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新型组织形态。它代表着一种历史性的范式转变,以其高效、灵活、透明的价值,引领着未来社会的新方向。
DAO的兴起,不仅催生了Web3.0数字游民这一新兴群体,更为我们共赴数字未来提供了全新的选择。
DAO的核心特征是去中心化和自治。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,实则是一部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交织的史诗。从穴居时代的适者生存,到部落聚集、城市与国家的兴起,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在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之间探索与平衡。君主制的巅峰伴随着权力的滥用,民众的反抗催生了民主这一平衡制度,既包含中心化的总统,也不乏去中心化的公民投票。
从中心化的大型机,到“读的去中心化”的Web 1.0,再到谷歌、Facebook等大公司推动的“方便用”的Web 2.0,每一步都见证了中心与去中心的博弈与融合。Web 3.0的提出,更是旨在打造一个更平衡和民主的互联网,实现无中介的去中心化。
从1G的语音时代,到2G的文本时代,再到3G的移动互联网时代、4G的视频时代,直至5G的万物互联时代,每一步都集新科技大成,推动数字王国的建设,树立新思维模式,创新世界未来。数字1.0的探索应用推广,数字2.0的个性化主张,再到数字3.0的数字永生梦想,人类在不断进入、体验、创造并拥有新的世界。
DAO的兴起,正是这一历史逻辑的延续。它不仅是科技发展的产物,更是人类追求自由、平等、透明的精神体现。在中心与去中心的摇摆中,它引领我们迈向美好的数字未来,开启人类文明的新篇章。
我曾多次提及数字化的经济、数字世界、数字未来、数字大同,其核心在于去中心化。去中心化,是全球化的基石,唯有全球化,方能孕育出真正的数字化。而数字时代,将是一个去中心化、全球化、透明化、信任化的全新纪元。
真正的数字时代,并非单纯依赖信息和经济技术的进步,它呼唤全新的信任制度创新。区块链,正是这一信任产业化的关键技术。
它直击人类最可悲的两个弱点:说谎与自私,通过透明化信任,构建民主平等的基础设施,打造一个人们不能作恶的Web世界,从而彻底改变世界格局。
区块链,既是生产力的革新,也是生产关系的重塑,它引领着未来的变革方向。在数字世界中,数字货币与数字化的经济如影随形,缺一不可。区块链技术将打造数字化的经济生态帝国,构建全新的金融体系。未来,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,将成为重要的储备资产,为数字化的经济增添新的活力。
然而,大家对区块链技术的认知却远远不足。文明不会因衰落而亡,却可能因愚蠢和认知局限而陨落,一场影响人类文明的较量已悄然开启,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和深邃的思维去拥抱这场变革。
几年前,我在清华大学讲课时曾言:“世界为何样,谁人能知晓,盲人摸大象,冰山是一角。”从星链到ChatGPT,技术的快速的提升让我们应接不暇,但我们似乎总在误判。技术变革源于新思想的涌现,比事实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事实的认知,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思维方法。
人类发展史中,改变世界的两大文明力量,一是科学,一是思想。科学赋予认识世界的能力,思想则赋予我们改造世界的力量。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而在这场变革中,思想的力量尤为凸显。
恩格斯曾说:“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。”这句话今天再次送给大家,愿我们都能以开放和创新的思维,迎接未来挑战。
新世界大门已开,基础设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。区块链带来的信任产业化,正引领数字未来。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前行,选择着方向,也被时代所选择,只有那些能够洞察时代、理解时代的人,终将肩负起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重任。
历史已经无数次告诉我们,只有那些勇于拥抱变化、敢于创新的社会,才能在时代浪潮中屹立不倒。
时代,这个浩瀚而深邃的词汇,承载着人类历史的沧桑巨变与未来展望。它是永不停歇的旅者,穿梭于过去、现在与未来之间,以其独有的节奏和力量,推动着文明的进步与发展。
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四次工业革命,每一次的变革都是对人类社会的深刻重塑。第一次工业革命,人性得以解放,资本主义兴起;第二次工业革命,人性在管理中成长,资本不断扩张;第三次工业革命,人性张扬,资本与人织。
而第四次工业革命,则是人性的回归,我们追求的是人性的本质与和谐。这些变革,不仅见证科技的飞跃,更体现了时代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。
农业社会、工业社会、智业社会,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特征与连接方式。农业社会是熟人社会,弱组织,连接靠血缘;工业社会则是生人社会,强组织,连接靠机器和法律;而智业社会,则是透明社会,自组织,连接靠网络。这些变化,不仅是社会结构的调整,更是人类认知与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。
数字化正改变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,科学革命或范式改变,正是我们观察世界、解释所发生事情视角的转变。与时代同步伐,与人类共命运,一个面向未来的社会,总能引领潮流;而一个缅怀过去的社会,则可能沉溺于往昔的辉煌,错失发展良机。
时代永远都不可能被打败,因为它蕴含智慧与力量,我们唯有不断改变自身,方能跟上时代车轮。
互联网,这一没有中心化节点的网络结构,赋予每个点以同等重要性,共同编织成浩瀚的信息海洋。区块链,作为数字文档记录的基石,其原始理念正是:既然我们要信任每个人,那么我们就信任每个人。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历史参与者和见证者,实现真正的透明化。
数字化与全球化的深度融合,不仅是技术与构成要素的交汇,更是思维方式的根本革新。
数据生产力的蓬勃兴起,推动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,它激发个体无限潜能,迈向自我组织、自我管理和自我驱动。
在这个新时代,需要直面并解决中心与去中心、集中与分布式、官组与自组织、管理与民自治的矛盾,调整并优化人类的思维方式、组织模式、合作机制和生活形式,以适应新世界的快速节奏和复杂法则。
这个新世界,是一个现实与虚拟无穷嵌套的世界,如蒲松龄笔下的聊斋,万物互联,无缝对接。在这里,没有孤军奋战的士兵,没有单独运行的设备,没有沉默寡言的零件,没有界限分明的行业,是新工业革命的宏大蓝图,也是天下大同的坚实基础。
这个新世界,新基建与老基建交替演进,点、线、面、体递进发展,共同构建万物互联的新型基建体系。生产方式、生产关系、经济模式、社会关系、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,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,也让我们不能不改变。
这个新世界,AI与数学已成为每个人必备的基本技能。ChatGPT,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标志性产物,正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着深远而变革式的影响,它的兴起,将带来全行业彻底颠覆,企业洗牌、商业模式重塑。
这个新世界,数字货币与数字资本的相辅相成,数字资本与绿色资本的相融相合,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进步。从机械化到电气化,从信息化到网络化,再到智能化,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是人类文明的一次跨越,权力,也从「富有资金」者手中逐渐转移到「富有信息」者手中。
这个新世界,共识共享共安,个性自由开放,终身户籍独立,信息价值转型,数字帝国雏形,同体共生繁荣。
历史的大门已轰然打开,非个人所能轻易关上。面对前所未有的变革,必须勇于改变自己,只有改变自己,才能在这场残忍的淘汰赛中立于不败之地,看见新世界的灿烂未来。
在新世界,AI与数学成为必备技能,我们创造AI,AI亦回馈无限可能。技术,不是吹嘘,不是炒作,它的本质,是务实地为人类造福祉。
人类步入韧性时代,工具与人共进化,相伴相生,浑然一体。人类将得到真正解放,体面劳动将成为第一需要,而非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。职业选择将更加自由,渔夫可以成为教授,教授也可体验渔夫生活,全面自由发展,共展世界大同的美好。
在这个过程中,物理空间的知识水平和改造能力,将直接决定文明高度。元宇宙,作为现实的延伸,正构建自由人联合体的新型社会形态。
未来,一个插件就是一个应用、一个行业、一群用户、一个企业,甚至一支军队。插件应用的兴起,将推动个体经济的蓬勃发展,让任何一个人都能成为自由人。
在这样形态的数字社会中,诚信是基石,而AI不仅仅是一个工具,更是一个管理者,它将改变物理世界,创造新的价值。拒绝还是接受AI,将对人的未来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。数据时代,每一秒钟都在书写着“世界历史”,若不能搭上AI时代的快车,落伍的人将被彻底淘汰。
第一,它不仅是企业选择,更是国家战略,它是政治战,关乎国家未来,全世界都在行动,我们岂能落后?
第二,对于AI for scienist还是AI scienist之争,我倾向于后者。大数据是问题,人工智能是答案,大数据时代,只有AI才能穿透海量信息,洞穿背后真相。
面对这场变革,不能像赌博一样盲目选择,应有战略眼光,数字世界改变物理世界,ALL in AI应成为国家的行为,携手共进,方能乘上智能时代之舟,抵达彼岸。
在AI的加持下,2024年,核聚变作为清洁能源的终极梦想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来。
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数学系本科生Hudhayfa Nazoordeen,借助Claude 3.5的强大功能,克服零基础知识障碍,仅用4周时间,在自家卧室中自制了一台微型核聚变反应堆,震惊世界。
同年11月,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成功实现核燃料胶囊的3D打印,激光核聚变技术再次取得巨大突破,为未来核聚变发电厂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,而亚马逊豪掷520亿美元,宣布在三个州投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,更是将核能革命推向了新高潮。
为应对气候变化,发展核聚变能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使命,它不仅能有效应对能源危机,还能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,全球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布局核聚变领域,争夺未来能源主导权。
通过深度学习、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,AI优化实验参数,提高实验效率,加速核聚变技术的突破,还能对核聚变过程进行精确模拟和预测,为实验提供有力支持。
世界各国纷纷对核聚变技术加大投入,制定自主发展战略,加快构建聚变工业体系和创新生态系统。
美日英德等发达国家走在前列,持续增加财政投入,设立专项支持关键技术研发,积极引导金融资本支持私营企业,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项目(ITER)的稳步推进,也彰显了全球合作的力量。
中国作为能源大国,在核聚变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。EAST装置创造了稳态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的新纪录,CFETR项目进展顺利,聚变产业联盟和创新联合体相继成立。
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,我们在核聚变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。未来已来,需进一步加强战略规划,加大技术研发投入,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队伍,构建独立自主的聚变工业体系。
AI与核聚变深层次地融合,为能源领域带来革命性变革。通过AI助力,我们需要高效探索核聚变反应的奥秘,加速核聚变技术的商业化进程,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,共同应对核聚变技术面临的挑战,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与升级,点亮人类能源的新篇章。
显然,在能源领域,拥抱AI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,只有用未来的眼光,才能准确预判行业的前路。
2024年7月,美国能源部发布的《2024能源领域AI前沿研究方向报告》,作为全球首个AI与能源行业融合的研究成果,为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。
报告精确指出,AI技术应用,将极大加速清洁能源的设计进程,将时间表缩短约20%,预计到2050年可节省数千亿美元。同时,AI还能有效增加和扩大高需求能源开发劳动力,为能源行业注入全新活力与动力。
在电网侧,AI通过提升运营商与消费者的可见度,明显地增强了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。通过自动优化发电和需求侧需求,AI将跨电网运营的能源系统高效整合,每年节省数十亿美元,提升了能源利用整体效率。
在清洁能源领域,自主运行技术为监控、控制和维护提供了自动化解决方案。分布式、消费者定位技术的兴起,正深刻改变着电力负荷结构。电动汽车、分布式储能、智能建筑和设备的加入,为负荷增添了新的智能元素,同时也对集成消费者定位的可控性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。AI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,将极大提升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,推动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。
新能源装机的选址,复杂而艰巨,需考虑能源生产选择、社区需求、外因和弹性因素。AI通过综合数据集和社区能源基础模型,帮助实现科学的选址规划,有力推动了能源目标实现,促进了能源结构优化升级。
此外,AI在灾害应对、地下资源预测、能源材料创新等方面也展现出巨大潜力。基于AI的全面灾害全球应对系统,能显著加强备灾和抗灾能力;通过改善地下特性和系统的预测,为关键材料的资源发现提供了新机遇;在能源材料创新领域,AI通过实现材料测试自动化,加速了新材料的设计和发现进程,推动了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。
实验室需建立领先的计算生态系统,处理和存储海量数据,为AI模型提供坚实支撑。同时,实验室、政府、工业界和学术界之间的紧密合作,对于实现AI对能源的转型效益至关重要。
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认知和技术革命,将彻底打破人们的思维惯性。在数字化的能源生态中,数字技术正在重构能源体系,而AI则在这个进程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。
人工智能专家曾将AI形象地比喻为大型计算机中的数字大脑,这正是我们对数字能源体系的期许——拥抱AI,共创数字能源大脑。
这不仅是技术的飞跃,更是人类文明的进步。一个永不中断的能源,永不中断的网络,永不丢失的数据,永不丢失的诚信,将是数字能源大脑带给我们的美好未来。